歡迎來到網頁版國圖到你家

張教授為了更加強調人類對環境破壞的影響,以及將討論的生態電影範圍從西方擴及到跨國生態電影,而將主題改為「溪山盡:西方/全球/跨國生態電影裡的環境/意識從環境、環境」,演講從環境、環境意識定義談起,提到自然環境、「人類紀」下的自然環境及歷史學家對環境的定義等,並深入淺出地介紹生態批評裡「環境論述」概念,包含亞當森(Joni Adamson)的中間地帶 (Middle Place)概念、Lawrence Buell的「毒物意識」(Toxic Consciousness)、Rob NIxon的慢暴力 (Slow Violence):後殖民環境正義,進而談到環境文學電影的「生態溝通」策略:如何說一個吸引人的毒物和慢暴力的故事,讓災難變成戲劇性故事來引起公共情感反應,透過影片Chris Jordan's Midway: Message from the Gyre Project 來讓觀眾試著體驗觀影後產生的情感反應。張教授提到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下,將慢暴力美學化及商業化,使「溪山盡」的危機更加嚴重,並介紹Alexa Weik von Mossner提出的「情緒生態」,指的是環境文學及電影如何讓人們去關心環境事件?而情感及情緒又如何影響人的行動,使人們與自然間的關係有所改變,TimothyMorton提出的「除卻自然的生態」,以及Ursula Heise提出的「生態大都會意識和物種滅絕」等概念。 最後一部分說明「溪山盡」生態電影分析:包含環境論述、主題、類型和生態溝通影視策略探討,並舉影片例子說明正負面的生態溝通,例如:《明天過後》、《快樂腳》、《穹頂之下》、《不願面對的真相》、《瓦力》、《霾途》…等,搭配影片撥放及分析,讓觀眾能有更多感受及理解。演講以觀賞並探討影片《家》/《盧貝松之搶救地球》裡的環境論述與生態環境溝通策略作為結尾。現場觀眾對於演講中所觀賞之影片中的故事或影像感到震撼、難過、憂鬱、無力感...等各種情緒。張教授請大家進一步思考,什麼樣的生態影片能真正影響人們改變行為,進而讓人們能夠友善地球環境?演講最後的問答時間,聽眾回饋熱烈,不論對環境保育是持樂觀或悲觀的態度,相信大家心裡都已埋下一顆友善環境的種子,靜待發芽。張教授也期許大家能盡自己的力量,為後代留下美好的環境,並影響其他人,至於在資本主義、社會文化制度及意識形態所造成不易改變的行為及現象則不需強求。


感謝國家圖書館授權上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