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網頁版國圖到你家

ICRT客家風情-發現客家之美 客家織染、織帶 客語敘述: 織帶項个雙喜、單喜、雲摎細花這兜織紋,係百過年前客家人在年節、抑係結婚時,會編織帶攣在衫褲項看靚个,這種俗識斷忒一段時間,下後正對客家藍衫項定定仔尋轉來吔,這下除忒要分大家認識客家織紋,也要分外國人學這項技術,展現客人衫褲个美學。 內容 : 各色經線上下開合,待緯線穿過後收緊壓實,接著經線再次上下交錯開合,同樣的動作一遍又一遍,慢慢的織成一條美麗的織帶。以前沒有機器的時候,婦女們大多是用綁在腰上操作的簡單工具,靠腰力繃緊紗線協助編織,常常數小時才織出幾公分的長度,非常耗時費力,由此可見每條織帶的珍貴! 一般人對於手編織帶的印象,大多是色彩鮮明的原住民圖騰,但其實百年前早就有屬於客家人的織帶圖紋,像是雙喜、單喜、雲朵、菱形、桃花以及小白花等等。早年物資缺乏,布料顏色少,衣服樣式單調,而織帶具有補強及裝飾的功能,先民會將其縫在藍衫的領沿、袖口或是衣襟旁,更有畫龍點睛的裝飾效果。 花蓮縣鳳林鎮是東部客家大鎮,在北林三村社區有一群人,因為喜歡編織工藝,除了跟著原住民老師學習傳統織藝外,也開始研究百年前的客家衣著,在蒐集織紋時,輾轉找到了苗栗的陳達明老師,他無私的提供自己珍藏的藍衫給大家研究。最後透過電腦數位分析,演算出圖案的編織工法,目前為止已經採集12組客家傳統織紋。 而鳳林的花手巾植物染工坊有十幾年的染布技術,在進行客家織染計畫時,更運用藍染及植物染這些傳統技法染織線,像是福木可染出黃色,大葉欖仁可染出綠褐色,洋蔥皮可染出橘色,想要什麼顏色,就用植物萃取的染液或藍染等去調製,更是發展客家織帶的最佳條件,可說是完全重現百年前客家先民藍衫的織帶。 未來他們計畫將織帶做成鑰匙圈、手環、手機吊飾或手機背帶等小物。希望讓更多人看見並廣泛使用在生活之中,逐步建構客家族群的織紋工藝故事與設計美學。 語詞:織帶 ziidˋ dai,編織 bienˋ ziidˋ ,染色 nagiam sedˋ鑰匙圈 soˋ siiˋ kienˋ


感謝客家委員會授權上架